烏蘇梅阿北的聊天時間,就是我們的休息時間。
清晨,前往ever smile 旅行社前搭計程車,為了跟已經進行中的三天兩夜健行團會合,旅行社老闆娘在計程車來之前,跟我們說起嚮導的名字,然後開始形容他的樣貌,說是個老人,接著老闆娘挺出下巴擠眉弄眼,想讓我們更明白嚮導的長相,看到挺出的下巴,覺得也太活潑可愛了,忍不住大笑!
坐上車後,生怕會忘記嚮導名字,就以"烏蘇梅"背誦,畢竟要我突出下巴邊說你就是那個很老的老人,這樣認人實在很失禮,後來在會合點等了一會,終於看到疑似下巴突出的老人,真實狀態是沒老闆娘這麼突出,哈!
其實"烏蘇梅"的wu是對長者的尊稱,嚮導名字是" Zaw Win " 跟烏蘇梅讀音差很多吧吧吧
併入5位法國人的健行團,就上路了!
Kalaw - Inle lake
沿著一座座高低起伏的平緩山丘走著,路邊的景致是一大片的紅土地,土地上有耕作的人們,或是頭纏鮮豔頭巾的帕歐族人步行著。
時而在大樹下休息,烏蘇梅阿北除了喜歡跟山上碰到的人聊天,也很喜歡樹,有時會拔下一片葉子讚嘆它的美麗,對我來說有些深奧,也很喜歡出謎語讓我們猜,同行的法國人人很好也很投入猜謎,阿北應該沒發現我眉頭深鎖其實都在放空這件事吧!
Ming ga lar bar !
這句緬甸語: 你好 ,是從格勞鎮上到健行的路上,一直到出境海關檯,與眼神交會的緬甸人都會道出的問候語,對方會給你一個溫暖的微笑,問你來自哪裡? 小朋友會興奮地擺動雙手,甚至航行在伊洛瓦底江的船上,江邊的小朋友會大聲地呼喊你好,江上的漁夫也會熱情地打招呼,讓人充分感受到緬甸人的友善可愛。
下課的學生
在山上雖然正午炎熱,但不時拂來微風,其實蠻舒服的,有時大地會換上漸層色彩,或是遼闊景致中偶爾座落的樹木,瘦弱的牛隻在草地上吃草,平凡但美好。
用餐跟晚上住宿都在山上人家,使用木炭燒火去做出每道家常菜及炒麵,甚至薯條,就在煙霧瀰漫的廚房裡打理我們的三餐,讓人油然而生感激。
第一天健行午餐後,看見老外大叔彈著烏克麗麗,旁邊的嚮導身兼二職,邊教琴邊健行,老外大叔也挺會彈的,那時見到烏克麗麗突然手癢,不彈不行,跟大叔借了琴,接著彈出 ㄜ 小星星,大叔是個大好人,很捧場地拍手,烏蘇梅阿北也拿起琴把玩,接著唱起了Jingle Bells,頓時間大家一起大合唱,有種we are the world氣氛,差點要搭起肩了,之後路途中遇見烏克麗麗大叔,披著飄逸披肩,邊彈琴邊走著,很浪漫。
傍晚,到達了晚上住宿的村落,看到一群孩子們在玩足球,其實在這趟旅程中看到好多次,緬甸似乎很熱愛足球,旁邊幾個比較幼小的孩子玩著把沙丟進樹洞裡的遊戲,很簡單但玩得很開心。
拿出讓我背包always open的迷你橘子,打算減輕重量又吃了橘子,山上在這時候其實很冷了,走出寢室陽台發現借宿人家的爺爺在看風景,也分享了一顆,一起吃橘子邊欣賞風景,這時發現了露天的浴室,外圍是竹籬笆,因為沒有門,嚮導就拿起一根竹竿套住一個塑膠袋當作門,那時最天人交戰的其實是溫度,天氣寒冷在戶外用冷水洗澡,身上的雞皮疙瘩變得很紮實立體,也沒辦法站直沖水,洗完澡有感受到自我提昇,不清楚是哪方面的提昇。
我們所使用的水,都是當地人從很遠處挑來的,彌足珍貴,讓人很自然地不浪費且珍惜。因為山上的物資缺乏,所以像是喝完的寶特瓶可以留給當地人,也可以帶一些鉛筆或色筆給當地的學校使用。
自我提昇後,再度拿著迷你橘子及酥脆小吐司來到小朋友聚集處,一拿出食物小朋友簇擁,一個小朋友拿走整包餅乾及橘子,大家搶成一團,看到這一幕其實有些鼻酸,在日後參觀一些香火鼎盛金光閃閃的寺廟時,總會讓我再度想起這一幕。
第二天早上,爺爺一家人在家門前生火取暖,我默默的嘟過去,比手畫腳地說自己手腳很冰冷,那時不知道在想什麼,爺爺有被我的手溫驚嚇到,叫我趕快烤手,之後沒有談話,靜靜地取暖。
兩天一夜的健行之旅,雙腳沾滿紅土,走過的人事物,是段深刻且美好的回憶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